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最近整理以前同事做的隧道报告,翻看了下,发现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的修正值[BQ]=BQ-100(K1+K2+K3)中,K1地下水修正系数与K3原岩应力影响修正系数在勘察阶段似乎无法判断。针对附录E,首先对K1地下水的出水状态,潮湿或点滴状出水、淋雨状或者涌流状出水等等,这个不是挖隧道才能判断的吗?还有K3的确定,原岩初始应力勘察阶段哪个做啊?怎么判断是高应力区还是极高应力区,或者非高应力区。。。哪里勘察阶段的[BQ]有何意义啊?不会又是取不利组合吧?这个不利组合差别很大啊。。与实际差别应该会很大吧?以上是本人拙见,不知是否正确,望各位岩友土友解惑,谢谢!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
5 个回复

倒序浏览

地下水:我们原来做的研究也是在试验洞里面做的。但是原理应该是相通的。如果隧道埋深范围内的岩体是微风化或未风化的,那这一段最多也就定到潮湿;再一个还要考虑地下水位、降水情况等。

地应力:根据隧道埋深和构造应力来确定。

很久没做这方面了,只记得这么多,希望可以帮到你。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非常感谢你的答复!就是想从各位做过的朋友那里找到点心里安慰,隧道应该相当的重视的,现在有些东西写出来自己都不知道对不对,找不到依据。感觉有些不负责任。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都是牛人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估摸着给参数,套级别!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规范的  附录有
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